“近期我国将会陆续发布一系列政策文件,包括《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此外,政府投资条例、政府核准和备案投资项目管理条例、楼堂馆所建设管理暂行条例、关于全面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等文件的研究制订工作正在抓紧推进之中。”日前,国家发改委召开发布会,就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情况和热点问题进行通报,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做出上述表示。
据统计,今年1~9月,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18个,总投资18131亿元。其中,农业水利项目53个,总投资3982亿元;交通基础设施项目84个,总投资9906亿元;高技术和信息化项目33个,总投资208亿元;能源项目25个,总投资2366亿元;社会事业等项目23个,总投资1669亿元。
李朴民表示,随着这些项目持续推进、加快实施,既能为促投资稳增长提供新动能,也能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为经济长远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国际产能与装备合作获突破
李朴民特别介绍了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境外投资和外商投资方面的情况。当前,中国已与俄罗斯、匈牙利、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卡塔尔、科威特等沿线有关国家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
习近平主席今年4月访问巴基斯坦期间,中巴经济走廊累计签署项目总额达460亿美元。完成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四国联合研究中方国别报告,推动走廊四国开展产业务实合作。一批建设项目,如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顺利推进,中塔公路二期、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莫斯科至喀山高铁、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等项目合作有序推进,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全面动工。
今年以来,我国与有关国家共同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取得了明显成就。为落实我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领导人关于产能合作达成的重要共识,我国与哈方开展试点,打响了产能合作“头一炮”,目前已签署28项合作文件,协议总金额超过230亿美元,树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双边产能合作样板。截至目前,我国已与巴西、秘鲁、印尼、埃塞俄比亚、埃及等17个国家开展了产能合作。
我国积极推动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合作设立产能合作基金,为多双边产能合作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已经设立和正在推动设立的产能合作基金总规模预计将超过750亿美元。其中,中拉产能合作基金已经设立,中法第三方市场合作共同基金、中欧共同投资基金等也正在积极推动。铁路“走出去”也取得积极进展。目前中方企业与美方就美国西部快线项目签署了合作协议。同时,我国企业还在积极参与两洋铁路、俄罗斯莫斯科—喀山高铁、印尼雅(加达)—万(隆)高铁、中老铁路、匈塞铁路等重大铁路项目合作。
在境外投资方面,据统计,1~8月我国非金融类境外直接投资达770亿美元,增长18.2%。国家发改委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系统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企业主要在油气、制造业、房地产及旅游设施等领域开展了境外投资。其中,制造业投资增幅明显,协议投资额增长46.8%。在利用外资方面,尽管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复杂,但是我国利用外资仍保持了稳定增长,今年1~9月,吸收外商投资949亿美元,同比增长9%。吸引外资的结构继续向好,主要是制造业中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增加,服务业吸收外商投资占比提高到60%以上。
截至9月末,外债备案登记金额约合1200亿元人民币,对此李朴民也表示,一批核电、高技术、汽车制造、工程承包等领域的企业和大型金融机构赴境外发债,这项改革有力地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攻城兵机械网官方微信(gcbjxw)。